隨著歐洲小麥收割工作展開,干旱和洪水等惡劣天氣對歐洲小麥作物造成的損失開始顯現。今年法國小麥產量將降至歷史上的最低水平之一,羅馬尼亞小麥產量也受到惡劣天氣的破壞。即使俄羅斯小麥增產,歐盟各國小麥收成參差不齊,已經導致2020/21年度初期全球小麥供應趨緊。
雖然全球小麥供應總體依然充足,但是一些買家仍希望找到歐盟小麥的替代供應商。上個年度歐盟是世界頭號小麥出口國。此外,市場也將希望寄托到南半球小麥上。
StoneX公司商品風險部門主管Rory Deverell表示,全球不得不從歐盟以外的地方尋購小麥。向全球供應小麥的責任將落在其他國家的肩膀上。
在法國,隨著收割工作臨近尾聲,今年法國小麥產量將創下本世紀以來最低的水平。
總部位于巴黎的咨詢機構Agritel稱,由于秋季播種時降雨過量,加上春季降雨不足,因此2020年法國軟小麥產量將比上年減少四分之一,為2920萬噸。法國合作社Axereal表示,即使小麥減產,小麥質量也可能不錯。
英國天氣甚至更糟。CRM AgriCommodities公司市場分析師Peter Collier表示,英國小麥產量可能減少三分之一以上,約為1000萬噸,本年度英國可能成為進口國。
在俄羅斯,雖然干旱天氣影響肥沃的南部地區,但是今年小麥產量仍有望創下歷史次高紀錄。西伯利亞地區的炎熱天氣也制約產量預測,而春季小麥距離收獲還有幾周的時間。目前大多數分析師月產量達到7700到7900萬噸,超過上年,緩解歐盟小麥減產帶來的一些壓力。俄羅斯本年度初的小麥出口依然緩慢,比上年同期落后14%。
通常情況下,羅馬尼亞是歐洲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之一,不過今年干旱嚴重,造成羅馬尼亞播種面積減少,小麥收割時又出現大雨。羅馬尼亞農業部預計小麥產量將降至2012年以來的最低。這將限制出口供應,本年度初期羅馬尼亞很少向埃及銷售小麥。雖然不那么嚴重,但是烏克蘭小麥作物也受到干燥天氣的一些影響。
德國農業合作社組織——萊夫艾森協會(DRV)稱,雖然春季天氣干燥,不過后來出現了有益降雨,提振德國小麥產量。7月中旬時DRV將德國小麥產量上調至2250萬噸,略低于2019年。據歐盟作物監測部門的數據顯示,近來的降雨也提振波蘭和波羅的海地區的小麥產量前景,單產有望接近平均水平。
|